首页>文章>湖州水运转型示范演绎“速度与激情”

文章

湖州水运转型示范演绎“速度与激情”

内河集装箱吞吐量呈井喷式增长,吞吐量和增幅均居全国内河同类型港口首位;全国首艘双电动力新能源货船研发投用;长三角内河首个大型共享智能岸电项目建成投运;占地500多亩的“唯品会”在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区项目开始打下桩基……
自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湖州成为全国首个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以来,全市紧紧围绕示范区创建这一目标,拉高标杆,补齐短板,扎实推进水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湖州的落地实践,加速探索形成内河水运转型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州经验”。
航道升级 临港经济再发力
航道是内河水运发展的大动脉,航道的运能及通达性将直接影响到内河水运经济发展。作为湖州航区的重要通道,京杭运河湖州段正积极开展改造提升,补齐航道运输短板,打通集装箱运输瓶颈。
京杭运河承担经济发展所需的大量煤炭、矿建材料、石油、钢材等货物的运输任务,对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京杭运河湖州段通过“四改三”整治提升,该航道可承载千吨级货船直达杭州、长江。记者从施工方了解到,今年前6个月,该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7.59亿元。同时,长湖申线航道西延工程启动施工图设计,力争年底开工建设,而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工程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为有效保障航区内干支航道通达,湖州港航部门还积极创新航道养护新模式,通过养建结合的方式,开展绿化养护、航道疏浚和护岸修复等工作,提升支线航道等级。
航道提档升级,为临港经济发力提供了保障。
位于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杨家埠——黄金航道长湖申航道旁,有一大片被平整过的土地,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区即将在这里拔地而起。“整个园区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首期4平方公里。”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这里将是服务长三角、贯通东中西、对接“一带一路”的智慧物流园区,也是湖州龙头园区之一。“项目北靠宣杭铁路,西至新规划的104国道,东至杭宁高速,南临西苕溪,长湖申航道贯穿园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园区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总投资近百亿元,建成后将集铁路港、公路港、水路港、金融港、信息港于一体,为企业提供物流仓储、报关、金融结算等一站式服务。“建成后的综合物流园区,将为全市乃至浙苏皖相临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该负责人介绍,知名特卖网站“唯品会”也看中综合物流园区铁路、公路、水路多式联运优势,决定把它们的一个占地1000亩的仓储基地建在物流园区内。
而位于京杭运河临港经济发展活力带的德清升华临杭物流园,倾力服务杭州都市圈制造业集聚平台的钢材及有色金属等物流需求,充分发挥“互联网+”转型升级,入驻企业共享“一站式”服务,引爆绿色港口经济。今年上半年,该园区码头吞吐量达131.8万吨,同比增长49.97%。截至目前,园区拥有入驻商户60余家,二期项目也全部签约,全年目标营收40亿元以上。
去年底,交通运输部批复湖州市创建全国首个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后,湖州在全省范围内率先编制实施《内河临港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一芯、两带、多组团”的临港产业总体布局,为临港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其中的‘一芯’,指的就是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区以及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临港产业发展核心,‘两带’指的是京杭运河和长湖申线经济发展带。”市港航管理局局长赵列克介绍说,倾力服务绿色制造业,推进港产城联动发展,逐步形成内河水运、临港产业、生态城市融合发展新格局,助推赶超发展。
正如莱茵河孕育了德国多个现代化工业区一样, 75.1公里长的长湖申线湖州段航道还串起了沿线南浔木地板、吴兴特种钢材、长兴新型建材三个百亿产业集群,成为湖州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水上大动脉。
河海联运 集装箱吞吐呈井喷
数以千计的集装箱堆积如山、集装箱卡车往来穿梭,船舶忙着装货出港……今年上半年,湖州航区内河集装箱运输呈现井喷增长态势,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4万标箱,同比增长68.0%, 6月份单月吞吐量达2.8152万标箱,已连续3个月突破2.7万标箱,重箱实载率达71.1%,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安吉上港是浙江内河集装箱运输的“领头羊”,自2010年底开辟安吉至上海内支线以来,现已通达全球2700多个港口和地区,吸引“地中海”“中远”“中海”“中外运”等23家船公司入驻,成为辐射带动区域外贸经济的核心园区。目前,有400多家企业和安吉上港码头建立合作关系,其中300余家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的55个国家有贸易往来。
在“上港”的引领下,德泰多功能港区发挥区位优势,逐步完善服务功能和作业条件,推进区港园联动、车船港一体化,今年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增幅达8倍。
湖州正逐步从传统矿建材料等散货运输为主向集装箱河海联运、多式联运转变。“相比公路运输的运费高、易拥堵等问题,同等运量下水路可降低物流成本10%,具体来说,相比陆路,一个标箱通过水运到上海港,最少可降低300元物流成本。”湖州市港航管理局局长赵列克表示,处在“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创建的新阶段,眼下需要统筹考虑浙江省港口发展战略,与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对接合作,签订市港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政府层面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鼓励集装箱适箱货物入箱,同时加快建设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区“临港芯”,进一步畅通河海联运、铁公水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推进湖州内河集装箱箱量进一步快速提升。
绿色样本 集约治污新模式
位于长湖申航道源头长兴县小浦镇杨树湾,依托长湖申航道而建的湖州南方物流项目正如火如荼推进建设。在现场, 10个500吨级散货泊位,陆域部分总储量为10万吨的一座熟料库、总储量为7万吨的两座原煤堆棚均已建好,“南方物流码头利用原先拆除淘汰下来的众多煤炭、熟料小码头的岸线资源规划建设,变作业时灰尘飞扬的小散码头为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绿色码头,投产后年吞吐量可达1200万吨。”据该码头负责人周伟儒介绍,南方物流项目二期——中转仓储及输送工程项目还将建设一条长度为22公里、输送能力为1050万吨熟料的全封闭长胶带输送及仓储系统,将南方水泥上游企业生产的水泥熟料运送至码头货船上,预计2018年完工,该港口码头带式输送机运用工程已列入交通运输部绿色交通项目。
眼下长兴路面上每天有超过1000辆大货车,随着南方物流项目的建设实施,将大幅降低公路运输压力,让生态环境面貌大变样。
另一边,位于东苕溪畔的湖州市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码头,河水碧绿、绿柳成荫,在这里,安全、文明内容的宣传标语格外醒目,输送带上的石子冲着淋雨被输送到船上,冲洗石子的泥水被回收利用,船舶服务中心为船民提供新鲜的农家菜,整个码头岸绿、水净、无尘,犹如一座花园。
身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湖州向着全面构建安全绿色智慧水运体系的目标,一直阔步向前,全力打造“畅、洁、绿、美”的生态航道,实现内河船舶大型化、标准化和污染物零排放。曾经的湖州港口码头众多,大多数是小散乱矿山码头。这些码头给人最大的印象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环境脏乱差。近年来,湖州借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大力推进码头整治,淘汰码头落后产能。通过拆除淘汰一批、整治提升一批、规划建设一批等举措,累计关闭小散码头680座、整改提升码头360座,如今湖州已拥有星级美丽码头49个。
此外,从去年11月初启动新一轮老旧船舶淘汰以来,市港航部门通过大力度宣传、实行“一船一档”、强化监管等举措,加快推进拆解工作和船型标准化工程。
至今年6月底,湖州累计完成拆解船舶729艘,发放补贴资金6967.42万元,拆解进度位列浙江省内河第一。此外,湖州还研发了全国首艘双电动力货船、海巡艇,启动双电动力内河集装箱船型研究,颠覆船舶动力革命,实现“零排放、无污染、噪声小”的目标,其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今年5月,湖州城东水上服务区启用了全新的智能岸电设施,让停靠船舶实现从柴油发电机供电转为由岸上电网直接供电,降低了燃油的消耗和有害气体的排放,标志着湖州航区开启了“以电代油”绿色航运新模式。


此外,全市还尝试政府购买服务,建成了集油污泄漏处置和油污水、生活污水收集于一体的多功能船舶,以及和孚、杨家庄两个船舶油污水接收处置点,同时将生活污水和船舶垃圾上岸,湖州港航也在积极完善配套设施,不断推进船舶与港口污染物零排放。


上一篇     下一篇